新还带你创剖析比特币N玩家浪潮资深是隐深度患
记得去年在Joe Rogan的播客里听到马斯克对NFT的一番吐槽,那真是一针见血。"拜托,你们至少该把JPEG图片直接存到区块链上吧?"这位科技大亨调侃道,"否则那些托管公司倒闭了,你的天价猴子图片不就变成404了吗?"这番言论让我瞬间想到最近火爆的比特币Ordinals—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艺术品。 说实话,自从2022年底Ordinals协议问世以来,比特币社区就分裂成了两个阵营。作为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论坛里的唇枪舌战。支持者们坚信比特币这个"数字黄金"平台是天生的NFT宝地——想想看,还有什么比比特币更安全、更去中心化的?但那些比特币原教旨主义者可不这么认为,他们担心这些"花里胡哨"的东西会把简约高效的支付网络搞得一团糟。 最近的数据似乎印证了这种担忧。上个月比特币网络的Ordinals交易量创下历史新高,175000笔!这让我想起了5月份那次"大堵塞",当时每天40万笔铭文直接把网络搞瘫痪了,手续费飙升的样子活像2017年牛市时的盛况。 不得不说,比特币在设计上确实有些"老派"。7TPS的处理速度放在今天简直像用拨号上网打王者荣耀。相比之下,TON网络最近创下10万+TPS的记录,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。但有趣的是,即便这样,人们还是愿意为比特币NFT买单,这可能就是"数字黄金"的魅力吧。 手续费飙升到7美元那会儿,社区里又有人跳出来说要限制Ordinals交易。但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比特币分叉的老玩家,我只能说这太难了。你想啊,马上就要减半了,矿工们就指着这些手续费过日子呢,让他们自断财路?门都没有! 说到NFT的发展史,真是让人感慨万千。2014年刚提出这个概念时,谁也不曾想到几年后会掀起如此狂潮。记得2021年那会儿,朋友圈里不是晒Bored Ape就是聊CryptoPunks,连我那个对科技一窍不通的丈母娘都在问"那个猴子图片为什么值那么多钱"。 但Ordinals确实带来了全新的玩法。传统的NFT就像个"提货单",真正的艺术品还存放在别处。而Ordinals直接把作品"刻"在了比特币区块链上——这让我想起了古代把重要事件刻在石碑上的做法。难怪创始人Casey更愿意称它们为"数字文物",确实名副其实。 在我看来,未来的数字收藏品市场很可能会形成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。一边是以太坊等平台主导的功能性NFT,它们玩法多样,支持版税分成等复杂机制;另一边则是比特币Ordinals这种"数字文物",胜在永恒不变,真正实现了区块链"不可篡改"的初心。 作为从业多年的老玩家,我觉得这种分化未必是坏事。就像现实世界中既有流通货币也有收藏品一样,数字世界也需要不同定位的产品。只不过,比特币网络确实需要找到扩容的新方案,否则每次NFT热潮都导致网络瘫痪,长期来看可不是什么好事。比特币NFT的两极化争议
技术瓶颈与商业利益的博弈
NFT的进化之路
未来的双轨制市场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特勤局成Bittrex最大金主?这场加密货币破产案的反转剧情
- 2024年比特币牛市可期?灰度分析师眼中的三大推手
- 加密货币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幕:UST和LUNA的法庭生死战
- 当AI遇上区块链:Web3数据行业正在经历的智能革命
- 账户抽象:一场正在重塑Web3体验的技术革命
- 以太坊再现通缩信号:是蓄力还是危机?
- Chainflip:原生资产跨链交易的破局者
- 牛市生存指南:如何在疯狂行情中守住钱包?
- 稳定币支付的合规困境:当链上监控遭遇现实世界的灰色地带
- 在虚拟世界活出自己的精彩:一个数字艺术家的元宇宙成长记
- 从负债百万到逆风翻盘:我的奥迪投资传奇
- 比特币铭文之争:一场关于创新与传统的激烈碰撞
- 香港祭出稳定币最严紧箍咒 美国却准备给加密松绑?
- 以太坊铭文新贵FacetSwap:一场颠覆性的低成本狂欢
- 奥迪飙升背后的市场启示:牛市还能狂奔多久?
- Rollup的未来在哪里?Metis用创新实践给出答案
- 日本数字货币新动向:日元稳定币即将问世
- 企业出海必看:如何让欧美亚非媒体为你免费打广告?
- 从贝壳到区块链:稳定币如何重塑全球货币秩序
- 区块链周报:市场回暖中的机遇与挑战
- 搜索
-